【独家焦点】刚刚预报!明天到达厦门!
来源: 海峡导报NEWS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04 23:45:12

刚刚预报!明天到达厦门!

厦门刚刚发布!

新一轮高温+雷雨+强对流

明天到达!


【资料图】

厦门高考天气也出炉了!

速看,看完扩散!

厦门高考天气最新预报!

明天起将……

这两天的厦门

气温有所下降

炎热依旧

今天白天在太阳“热情营业”

气温蹭蹭往上升

午后最高气温普遍32~34℃

厦门东渡本站32.5℃

相比昨日回升了2℃

随着高考临近

厦门气象刚刚预报!

高温+雷雨+强对流

明天到货!

具体如下——

5日~9日:

厦门多分散性雷阵雨,降水时局地伴有短时大风、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

6日~9日:

厦门气温总体较高,体感闷热

厦门气象部门、气象专家

特别提醒!

气象专家提醒:

高考期间

注意雷雨、大风、强对流等

高考期间,厦门多雷阵雨天气,局地伴有短时大风、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,9日雨势更大一些,局部有大雨出现

对于突发的强对流天气

考生要安排好赴考的行程

注意适时提前出发

带好雨伞

高考期间,温度较高!

部分镇街35℃以上高温!

温度方面,高考期间,厦门最高气温在33度,部分镇街将出现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,最低气温也有27度,整体气温较高,紫外线强度强,考生们要注意做好防暑和降温的准备。

气象部门官方提醒:

高温影响:6~9日气温总体较高,请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

强对流影响:高考期间有雷阵雨,局地伴有短时大风、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。须关注短时强降水对交通、雷电对英语听力的影响。市气象台将密切监测天气变化,及时提供最新的天气预报。

厦门高考天气温馨提醒:

厦门高考期间午后有雷阵雨,降雨时路面湿滑,请考生和家长关注最新天气预报,合理规划出行时间,并准备雨具,注意防雨防雷电。

高考期间白天气温整体较高、紫外线强度强,体感偏热,考生和家长需注意防暑降温和防晒高温天气易引发食品变质,请考生注意食品安全

一句话总结!

明天开始

雷雨+高温闷热+强对流突袭

大家注意防范!谨防中暑!

再来看,高考期间

福建全省天气情况——

高考期间,福建多雷雨天气

6日,副高控制我省,全省多云,中北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,北部地区部分中雨,局部大雨到暴雨。

7日,全省多云,部分有阵雨或雷阵雨,局部大雨到暴雨。

8日,全省多云到阴,大部有阵雨或雷阵雨,中北部地区部分中到大雨,局部暴雨;

9日,全省有阵雨或雷阵雨,中北部地区中到大雨,局部暴雨。

高考期间

除了要及时关注天气情况

考生的健康状况更为重要

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好防护

以最佳状态迎考?

备考或考试期间

万一“阳”了怎么办?

针对以上话题,

记者采访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

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林敏瑜

考前如何做好防护?

做好日常防护,

注意合理饮食,充分休息

“不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,本轮新冠病毒感染临床上的表现都较为相近,会出现咽痛、咳嗽的症状,部分患者有发热表现。从目前接诊情况来看,‘二阳’的症状相对‘首阳’要轻,二阳患者大多发热持续时间短,恢复也快,重症比例较低。”林敏瑜建议考生做好日常个人防护,比如勤洗手、戴口罩、注意咳嗽礼仪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、聚餐时使用公筷、少去人员密集场所等,并做好居所、学习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等;家人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,应避免与考生密切接触,并做好通风消毒,最大程度地降低新冠感染的影响。

考生如果身体出现不适,如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等症状,应及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。“不要一出现相关症状就立刻认为自己是‘阳’了,要知道,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出现头痛、流涕、咳嗽、咽干等症状,比如天气变化引起的着凉等。”

“合理的饮食、充分的休息以及良好的睡眠,有利于增强考生的免疫力。”林敏瑜进一步解释,高考前不要随意改变考生平时的饮食习惯。另外,天气越来越热,为了解暑降温,很多考生喜欢吃冰淇淋或冰镇饮品,很有可能会伤到脾胃,甚至患上急性肠胃炎、急性胃扩张、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,应尽量避免。

考试期间“阳”了咋办?

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

避免引起不良反应

“从我院目前的接诊情况来看,本轮新冠病毒感染对于身体健康、无基础疾病的青少年而言,主要以无症状或轻症为主。”林敏瑜表示,考生如果在备考或考试期间感染新冠,也不必紧张焦虑。体温超过38.5℃的,建议适当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,同时适量补充温盐水,避免发热引起的脱水,加重病情。

对于考前服用“新冠”对症药物,是否会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,因而影响临场发挥的问题,林敏瑜认为,服用布洛芬、连花清瘟等药物,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嗜睡等副作用,但要避免过量服药或出现过敏症状,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一些复方感冒药可能会有嗜睡等副作用,建议考生用药之前,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,了解其不良反应。

对于“二阳”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,可以不再做防护的问题,林敏瑜表示,目前并没有会感染多少次的定论,但一个人多次反复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的确存在,国内外也有“长新冠”症状的报道。因此,接种新冠疫苗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,是避免感染新冠的关键。

“近期除了大家较为担心的新冠病毒外,疱疹性咽峡炎、细菌性肠道传染病、登革热等疾病也已进入发病高峰期。”林敏瑜提醒广大考生,除了把好“病从口入”关,外出时也应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,避免被蚊虫叮咬,引发相关疾病。

高考在即

在此祝愿广大学子

鲲鹏之志

挥毫纸间

一跃龙门

得偿所愿

综合 @厦门天气在线、厦门气象、福建气象、海峡都市报

编辑 陈思亲

高考期间多雷雨点和转发扩散提醒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